狂犬病病毒属于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,外层为含脂质的囊膜,内部为含核蛋白的核心,对脂溶剂敏感,为单链RNA病毒。一端圆凸;一端平凹,形如子弹,直径65~80nm,长约130~240nm。病毒易为日光、紫外线、甲醛、升汞季胺类化合物(如新洁尔灭)、脂溶剂、50%~70%酒精等灭活,其悬液经56℃30~60分钟或100℃2分钟即灭活。病毒于-70℃或冻干后置0~4℃中可保持活力数年。被感染的组织可保存于50%甘油内送验。狂犬病毒含5种蛋白,即糖蛋白(G)、核蛋白(N)、双聚酶(L)、磷蛋白(NS)及基质(M)等。后二者为小分子蛋白。G可导致体内形成中和抗体,可对抗病毒攻击。N导致的抗体但不具中和力,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。
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和脑组织,将发病动物的脑组织作成10%悬液,注射于小鼠脑内(乳鼠更为敏感)可用于分离病毒,病毒也能再感染家兔等实验动物,脑内注射狂犬病毒也能使其致死。